伊爱屋 > 散文精选 > 随笔散文
乌鸦看见的是饼渣,人们看见的是孝心

长久以来,“乌鸦反哺,羔羊跪乳”是儒家教化人“孝”和“礼”的一贯说法,乌鸦的“孝鸟”形象也根深蒂固。

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《慈乌夜啼》:“慈乌失其母,哑哑吐哀音。昼夜不飞去,经年守故林。夜夜夜半啼,闻者为沾襟。声中如告诉,未尽反哺心。百鸟岂无母,尔独哀怨深。应是母慈重,使尔悲不任。昔有吴起者,母殁丧不临。嗟哉斯徒辈,其心不如禽。慈乌复慈乌,鸟中之曾参。”他认为慈乌在失去母亲后,会守在故林之中夜夜哀鸣,人们听了也为其感动而泪湿衣衫,这样的鸟中孝子,堪比人间曾参。

西晋李密在《陈情表》中,曾以乌鸦反哺之情来比喻自己的孝心,不仅打动了晋武帝司马炎,也打动了千年以来无数人的心: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,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,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,报刘之日短也。乌鸟私情,愿乞终养。”

忠以孝悌为前提,孝悌以忠为目的。儒家认为,倡行“孝道”,可以避免“犯上作乱”,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。所以,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孝道,被公开旌表的孝子不但能博得好名声,往往还有相应的物质奖励,甚至被推举为“孝廉”获得官职。

唐代的笔记小说《朝野佥载》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:“东海孝子郭纯丧母,每哭则群乌大集。使检有实,旌门闾。后迅,乃是孝子每哭,即撒饼于地,群乌争来食之。其后数如此,乌闻哭声以为度,莫不竞凑。非有灵也。”

东海郡有一位孝子名叫郭纯,母亲去世后,他每次痛哭母亲,都有成群的乌鸦聚集到他身边。大家都以为是郭纯的孝心感动了孝鸟,一传十、十传百,官府也知道了,派人察验,确有实事。地方官将他的事迹上奏朝廷,给郭纯挂金匾、建牌坊,给予表彰。可不久,郭纯的鬼把戏就被人揭穿了:原来这个“孝子”,每次哭母,都会在地上撒上饼渣,吸引乌鸦争相飞来吃饼。几次以后,乌鸦便养成习惯,一听到郭纯哭声,就飞来了。并非是有什么灵性!

乌鸦看见的是饼渣,人们看见的是孝心。《朝野佥载》的编撰者张鷟,如此辛辣而不动声色地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。郭纯是个聪明人,也是个大胆的人,为了目的,可以借母假哭,可以撒饼招鸟,所谓“假作真时真亦假,无为有处有还无”,如果没有后来的揭穿真相,他逍遥自在地享受着骗取的荣誉和实惠时,说不定还会在心里暗暗得意,鄙夷蔑视那些视他为孝子的老实人吧。

可惜,他骗过了众人,骗过了官府,却没有骗过时间。他那么聪明,却没有想到,时间比谁都有耐心等,等善与恶水落石出。时间也比谁都有慈悲之心,听得懂万物的秘密。

张鷟是唐高宗李治调露年的进士,才华横溢,有“青钱学士”的美称,意思是说他有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,万选万中。他的文章传到新罗和日本,备受尊崇,以致新罗和日本的使者来长安朝贡时,都不惜重金购置他的文章。《朝野佥载》因为是时人记时事,所载内容多为第一手资料,所以《太平广记》、《资治通鉴》及后世治唐史者多有引用。那些严肃的、荒诞的、怪异的事情,也因此一代一代流传,诉说着那些乌鸦看见和没有看见的秘密。